close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2.26 02:57 am


一場由公民提問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會,終於熱烈舉行。辯論會前,許多人對謝長廷的雄辯滔滔都懷有高度期待,因而多半認為馬英九恐怕要屈居下風。但辯論結束,幾乎所有的民調都顯示馬勝過謝,可見即使是一對一的政治性辯論,辯才也不是選民最重視的面向,政見的內涵,氣質、風度,無寧遠為重要。

但不論馬、謝,民調均顯示,其選民的支持度,辯論後較其前降低,反而不表態支持任一方者明顯增加。不需要任何裁判、專家評定,這就是最嚴厲而冷酷的評分。顯然兩個陣營都讓選民失望了;即使不是實問虛答,馬、謝兩陣營在真正面對選民,不容逃避地必須直抒胸臆,提出具體而令人動容的治國方策時,並未達到選民的期望。

以我們這樣的「小國」,如此多年惡質發展的政壇,要出現像美國民主黨兩位候選人那樣出色,其表達能力、政策主張那般扣人心弦、深中人心的兩黨候選人,所求似乎太奢;但在這個國家被同一批選民選出的治國無能、處己無品的大權獨攬者糟蹋了八年之後,人民的確深心期盼一位力足以撥亂反正、能讓人民早點脫離苦日子的領導者,尤其兩位候選人相互叫價一般,畫出一個比一個誘人的大餅,如623、633、4萬美元等等,美得叫人難以置信,他們更必須老實說出可以讓美夢成真的具體作法,供對手詰問、任各方檢驗。

因此,事前擬出的20道題,都交由競逐雙方好整以暇地準備答案,親口說出,算是選戰開打以來,頭一次馬、謝兩陣營可以暫停互吐口水、相互潑糞,必須面對問題,明白托出其具體作法的場合。選民打出這樣的分數,顯示初次應戰,雙方都未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更可憾的,距離大選只剩20多天,除了美麗的口號之外,雙方都欠缺真正可信、可行的具體作法。若屬前者,或許兩周後另一場電視辯論會即可見到改善。但若是後者,則兩位主帥及整個幕僚與諮詢者恐怕都出了大問題;不全盤改弦更張,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找到適當的人選,選民的希望可能完全破滅,而一旦兩者之一大權到手,可憐的台灣人民恐怕又要墮入噩夢了。

能不能讓台灣人民擺脫苦日子,20道公民提問之中,最為攸關的,應是如何振興經濟,讓百業興盛、人民所得提高。謝長廷一如既往,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是喊出一個實質每人所得大升為4萬美元的美麗許諾,卻全未說出要如何才能令今天不到2萬美元的每人所得倍增;倒是火力全開地抨擊馬陣營「愛台12項建設」是空頭支票,實際上根本拿不出錢來。整場辯論會令選民失望,關鍵恐怕就在此處。

謝長廷力陳政府投資2.6兆、民間投資1.3兆,只是個炫麗的數字遊戲,因為政府已經債台高築,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到頭來反倒要叫每個家庭平均多負擔 40萬元的債務。經建會主委事後更指出,政府投資2.6兆,以四年試算,每年需投入6,600億,即使以八年計,每年也高達3,000多億,但現在政府投資每年約4,000億規模,負債已至極限,馬陣營必須清楚說明財源規畫。

平心而論,謝陣營與經建會所提出的,是一個十分嚴肅、不容迴避的問題。馬英九答之以經濟若每年平均成長6%,即可增加政府收入,錢不是問題。這樣的回答頗有雞生蛋、蛋生雞的浪漫意味,反而引出一個疑慮:如果政府投下了2.6兆,但經濟成長並未達到6%,豈不是全盤皆墨,政府的巨額負債還不起,人民的負擔更沉重?豈不讓整個國家都要在高空走鋼索?因此,錢從何處來,一定要講清楚;講清楚之後,還要明白計算其中每一分每一釐的具體出處,得不到的風險有多高,這才能讓選民放心地把自己的命運與政權一同交到他們的手裡。

我們一向認為,高喊「X大建設」的時代早已過去,不但八年來五花八門的什麼建設令人作嘔,而且始作俑者的十大建設其實也是歪打正著的錯誤作法。八年來,政府投資負成長之所以傷害經濟成長,一是其作法荒腔走板,或為政治圖謀、或者草率將事、或且根本多此一舉、徒費公帑;一是政府無力運用民間資源、發動民間力量,甚至連已開其先河的BOT模式,也硬是搞爛、搞砸,一一收回以公帑自建。馬陣營顯然不是師法蔣經國時代十大建設的窠臼,就在延續八年秕政的無能、胡作模式。否則,每年既有的4,000億政府投資,規模夠用了,但若腦袋無法突破、效率不能提升,2.6兆恐怕只會是更大的爛攤子。

【2008/02/26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