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時事分析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三日電】

2008.06.04 02:39 am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商品期貨市場的主管機關將要求交易者提供更多資訊,以檢視他們是否規避市場對投機行為的限制,炒高食物價格。

報導說,美國商品期貨交易管理委員會(CFTC)3日將公布草案,也計畫與銀行的主管機關合作,確保農業經濟能夠取得足夠的融資。

此外,由於農產品期貨價格劇烈波動,農民的避險成本大幅增加,CFTC也將協助農民降低避險成本。CFTC同時也將罕見地證實,委員會已在調查棉花價格3月時的異常波動。

CFTC上周表示正在調查原油期貨市場。不過億萬投資人皮肯斯(Boone Pickens)批評,調查根本是「浪費時間」。他說原油的每日全球產量為8,500萬桶,需求量卻高達8,640萬桶,油價自然會漲到能減少需求量為止。

但3日出席美國參議院作證的避險基金大亨索羅斯卻說,原油與其他商品市場正在「形成泡沫」,他說商品指數基金的瘋狂買盤讓他想到1987年美股崩盤前的狂熱。

一些分析師也憂心,CFTC的新監管措施可能促使商品指數基金出清部位,促使期貨價格全面下跌。

美國商品期貨市場主宰了全球小麥、玉米、黃豆等重要食品的基準定價,也對原油與天然氣有重大影響。

但近幾年來,商品市場成為投資人對抗通膨與美元貶值的避險去處,投資人也想從商品上漲中分一杯羹。退休基金、公益基金等機構投資人透過新興的商品指數型基金,把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商品市場。

投資銀行也透過交換(swap)一類的複雜金融商品投入數十億美元。

CFTC在4月22日召開的聽證會中,農業界人士譴責這些新湧進的投資資金操控市場,不但損害市場的正常定價能力,也讓農民難以透過市場避險。

CFTC將要求指數基金與交換契約的承作商提供更多資訊,避免交易者透過這些管道,逃避期貨市場的法規限制。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新聞網 2008/05/20


(路透)

諾基亞並不是摩托羅拉在業界唯一的麻煩對手。摩托羅拉面臨的最迫切威脅不是來自芬蘭,而是南韓。去年,三星電子超越摩托羅拉,躍居全球手機產業界的第二把交椅。

美國商業周刊報導,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指出,摩托羅拉不只已被三星超越,甚至隨時可能輸給另一家南韓大廠LG電子。三星與LG在摩托羅拉的「主場」美國蒸蒸日上,不像另一家手機大廠諾基亞,近年來節節敗退,過去2年在美國的市占率銳減將近三分之二。

觸控螢幕、多媒體 獲青睞

相較之下,三星與LG在美國市場的行銷總量已與摩托羅拉相當。摩托羅拉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潰退,三星、LG則挾其時髦手機具備觸控螢幕與多媒體功能的特色,不斷在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市場攻城掠地。

必須擔心三星與LG的不只是摩托羅拉。號稱在全球擁有40.9%市占率的諾基亞,儘管在可預見的未來必定仍將主宰全球的手機市場,但是三星正逐漸趕上。一年前,LG仍然只是次級廠商,今年卻一舉超越新力易利信,成為全球第4大手機製造廠。三星與LG甚至準備好挑戰蘋果公司和它的 iPhone。 Strategy Analytics在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中指出:「如果2007年是歐洲廠商雄踞市場的一年,南韓廠商將在2008年稱霸。」

泡菜夠嗆 首季業績搶眼

業界觀察家一致認為,三星與LG今年第一季的表現確實非常搶眼。手機製造產業今年第一季的業績比去年同期增加14%,LG與三星分別大增 54%及33%,銷售量各為2,440萬與4,630萬支。反觀摩托羅拉的訂貨量則大減40%,數量降為2,740萬支。摩托羅拉疲弱不振,三星與LG是最大受益者。

其中一個原因是,南韓手機廠有能力推出結合最新科技的多款時尚產品。以三星為例,它計畫今年第二季推出30款具備多媒體功能的手機,其中幾款配置色彩鮮明的大型觸控螢幕,可提供在地化的觸摸反饋。首爾基金經紀商Tempis Capital Management的科技專家麥可‧閔表示:「特定廠商獨霸全球市場的時代已經結束。三星與LG擅長與電信業界聯手推出針對市場特定區塊的產品,表現領先群倫。」

LG創意 勝過蘋果iPhone

過去2年間,LG陸續推出多款頗具創意的款式,在搶先推出觸控式螢幕手機的競賽中勝過蘋果的iPhone,在業界造成轟動。今年4月,LG 推出「Secret」款手機,採用業界首見的碳纖及強化玻璃,確保流線造型不會因為天天使用而走樣。

除外觀與觸感獨特外,Secret還配置500萬畫素的攝影機及Movie Maker軟體,可供使用者製作影音畫面,Google的套裝軟體可供使用者連結網路、GMail、Google Maps與YouTube。諸如此類的耀眼產品使LG得以擴大市占率並增加利潤,今年第一季的營運利潤激增4倍,達到4億4,400萬美元(台幣135億元),營業額32億美元(台幣985億元),增幅36%,純益率從去年的4.7%遽增到13.9%。無怪乎LG今年的股價大漲56%,漲幅高居全球5大手機製造廠之首。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2008.03.19 02:41 am


愈近總統大選,選戰愈難以入目。被挑起激情的抬轎者一時衝動擦槍走火造成意外,尚其餘事;矢志做總統的人,卻為了勝選,不惜貶抑台灣,以完全莫須有之辭恫嚇選民,則萬萬不能容許。

由於選情始終不利,而其主要競選主張如推動兩岸開放、儘速直航等,不僅與對手雷同,又拚不過泛藍一貫的正字招牌,謝陣營終於改弦易轍,主打「一中市場」的抹紅策略加上恐怖說辭;同時趁西藏動亂,再將台灣與西藏綁在一起,加深選民的恐共症;滿街望去都是令人悚慄的字眼,任何場合,也只見撻伐對岸政權、大陸勞工與商品的慷慨陳辭。

這樣的手段似乎果有奇效,原來差距甚大的支持率,有逆勢回升的跡象,因而讓民進黨的候選人全力以赴、愈戰愈勇。

兵者本是詭道,為求勝利奪力拚搏,更是兵家常事。但眼前乃是總統大位的競逐,我們要將未來四年主宰我們命運乃至身家性命的權責,鄭重地託付給勝選者。因此,如果所託者以其舌粲蓮花之能,將台灣矮化與香港、西藏並列;忽視兩岸開放、台灣脫困將帶來的無限生機與廣袤空間,卻兀自渲染數十年之內毫不相干的情節,挑起弱勢族群的無端恐懼;則其人、其言、其行,固難符託付者的要求,在此過程中種下的仇恨、厭惡、鄙棄、恐懼的種籽,從現在到未來,對台灣及人民所造成的傷害,不知要多少時日才能消弭。

馬英九邀蕭萬長為其競選搭檔,我們即曾提出忠告,承襲自蕭萬長的「兩岸共同市場」主張恐有不宜之處。蕭無視於此,力主共同市場仍可禁止人員自由往來,而留下禍根。依共同市場唯一的成例,成員國人員往來可於一定期間內設限,終極則非是;此固不容否認。但共同市場本身,就兩岸現實情況而言,本非一蹴可幾,須經雙方再三磋商折衝,還要民意認可;何況即使雙方協議共組某種形式的共同市場或其他自由貿易架構,過渡到人員方便往來也是長時以後之事,因此現在就為共同市場內大陸勞工大舉來台一事而心生恐怖,有如癡人說夢。競逐大位者若茫不知此,其是否適格即可資質疑。若完全了然於此,只為爭取選票故,肆意歪曲渲染,恫嚇百姓,則其心可誅;如此作為,與過去八年受人鄙棄的政權又有何不同?

至若大陸廉價產品、黑心商品於「一中市場」成立後將大舉侵台,使台灣農民、製造業者走投無路,也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說法。不待「一中市場」,現在滿街已是大陸製品與農產品;當為此負責的,一是積極爭取加入「WTO」的民進黨政權,逼迫台灣承擔成員國的責任,對所有WTO成員國公平開放市場。「共同市場」或許在50年或更久之後才能見到影子,但依目前WTO的規定,加上馬謝任一人所主張的開放政策,大陸商品進口都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但該負更大責任的,則是實際執掌公權力的把關者。黑心商品不論來自哪個國家,都必須嚴予禁絕。今天中國大陸久處赤貧,道德又遭毛政權斲喪,黑心商品頻率偏高,已為全球矚目;在此情況下,容許其矇混過關,即為主政者嚴重失職,何待一中市場成立方才為禍?因此硬將此與馬陣營的共同市場遠景混為一談,也是誅心之論。將承認大陸學歷與台灣證照硬扯在一起,同其用心:如何發給證照,各主權國家自有規定,不須被迫向任何國家開放,這是各國通例,共同市場之內亦然;有知識者唬弄無知百姓,何其可歎!

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欲為其鎖國政策辯護,必舉出香港為例,恫嚇若不緊鎖大門,台灣必將香港化!如今趁西藏動亂舉世關注,謝陣營更加上一句:若主張「一中市場」,台灣將落得與西藏同一下場。

面對這樣的恐嚇,我們不僅為受其欺哄者悲,更為台灣悲。半世紀來,台灣隔海與中共對峙,始終不向其武力與強權屈服,就是為了不要淪為香港與西藏;因此我們今天才可傲然與中共對等屹立。但民進黨人卻屢屢自我降格屈膝,自認台灣與被英國歸還的殖民地香港,或被武力征服的西藏同一地位;那是對半世紀堅守國土、自立自強的官員與人民莫大的侮辱!我們必須共同正告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切莫再醜詆、貶抑台灣!

不過,台灣能不能堅守此一地位,胥賴2,300萬人民堅定保護台灣在經濟上的競爭能力,在政治、文化、社會方面領先群儕的強韌實力。唯有一個因倒行逆施、太阿倒持而自失其格、自斷經濟實力的政權,可以摧毀這樣的地位。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主的意義是人民當家做主,其核心是選舉,而選舉到最後一定要動員,各國各地方的動員文化不同,但動員愈廣泛、愈深入,人民愈是淪為附庸。選前大動員看起來都很成功,馬上還有選前之夜,但如此培養的,不過是一種啦啦隊的弱智民主。如果只有小比例的選民參加動員,那啦啦隊反智效果便不能發揮,偏偏台灣的動員動輒百萬。

民主的前提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群眾運動,總想說明為何群眾是盲目的,可是台灣的政黨與選民都喜歡這種令人盲目弱智的動員活動。也許他們在群眾場合相互打氣,不再因為對方的跋扈囂張而只能在家生悶氣,則不管後來輸贏結果,群眾場合提供了一種歸屬感,在對人性充滿威脅與侵略的競選文化中,也帶給安全感。

是非與道德的退位並非只有領導菁英。群眾參與之下,百態畢露,美其名是發揮創意,但他們各種裝扮與表演,其目的卻是表達效忠,娛樂想像中的自己人,絕不是理性抉擇,所以看似多元活潑,充其量是不問是非的啦啦隊,因而不代表寬容開放的胸襟。故如果走錯場合,再有趣的創意都會形同挑釁,甚至有生命危險,比啦啦隊走錯休息室危險得多。簡言之,多元活潑是假象,放棄理性接受動員是所謂創意的前提。

候選人無論如何地信口開河,都得到歡呼,站台的也就肆無忌憚,群眾與他們握到手更興奮無比,候選人也儘量要與更多的選民握手。看到群眾場合自己得到這種絕對簇擁,便天馬行空地捏造對手的紀錄。更奇特的是,固然有人顛倒是非,也有人故意不問是非,媚俗以討好;於是產生打人的不斷哭訴被欺負,挨打的不斷道歉自己不該討打,以為叫痛就代表被壓迫,道歉就代表有反省能力。

運動場上啦啦隊愛擊掌,裝可愛,群眾動員當然不乏各種裝可愛的模樣,擊掌反戴帽喊口號在二○○八都用上,群眾淪為絕無貳心、幼稚的追隨者。他們根本不會質疑從麥可風播放出的,千篇一律是謊言與不問是非的催票。選民因而對是非麻木,對理性側目。台灣擁有最仰賴動員的政黨,及最需要被動員的選民。台灣的民主化演化成今天這種弱智的啦啦隊文化,專家沒想到,也無所謂。他們閉起眼睛誇稱自己民主,縱容失德敗俗的醜事。

社會心理學家早就指出,即使陌生人分成兩群啦啦隊,都會立刻形成對彼此的族群歧視行為,遑論本就是以歧視為動機而組織的選舉啦啦隊。啦啦隊幫助貪瀆的政治領導人迴避是非,甚至瘋狂羞辱任何試圖追問是非的人,絕不是表面上那樣可愛無辜的。這樣的民主竟常自詡成為大陸民主化的典範,要是有朝一日真的面對十二億弱智啦啦隊,其後果一定是讓模範生吃不了兜著走。

【石之瑜/台大政治系教授】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Karen Hube
Monday, March 17, 2008provided byBarron's

These are scary times for investors trying to shore up their retirement portfolios. Stocks' values are down, inflation is ticking up and home prices are sliding. But as investors nervously eye all that, they may be overlooking the biggest threat of all: themselves.

"How you react to negative news about the markets can do far more damage to your retirement portfolio than temporary trends in the market," says Mark Cortazzo, an investment adviser at Macro Consulting Group in Parsippany, N.J. "Investors can truly be their own worst enemies."


While investors are prone to making mistakes no matter which direction the market is headed, when stocks lose value -- as they have for four consecutive months -- investor errors can have more exaggerated effects on wealth, Cortazzo says.

So how much damage does the average investor inflict upon himself in real numbers?

At the request of Barron's, Christopher Cordaro, an investment adviser in Chatham, N.J., with Regent Atlantic Capital, ran some calculation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and the answer isn't pretty.

Bottom line: Simply by making three of the most common errors -- failing to diversify wisely, trying to time the market and overpaying on investment expenses -- you would have missed out on $375,000 of gains on a $1 million portfolio invested for the 10 years through January 2008.

Cordaro found that a wisely constructed portfolio free of investor error would have returned an average annual 6.86% during that period and grown to about $1,942,000. But factor in the three errors, and the return shrinks to 4.59%, while the ending account balance drops to about $1,567,000. In general, the smart portfolio was broadly diversified in terms of both asset class and country. It made no attempts to call tops and bottoms in the market, and it steered clear of pointless but all-too-common fees.

The worst part, Cordaro says, is that investors often don't even realize they're sabotaging their nest eggs -- because the slippage in return isn't sudden or drastic. "It's small enough that they don't notice it, but it is slowly eating away at their financial independence like a cancer," he says.

The good news? If you know what to look for, chances are you'll be able to avert disaster. Here is a rundown on the three most common and costliest mistakes that investors make with their nest eggs.


Practically all investors would agree that they want the best returns and the lowest possible risk. But when it comes to setting up a portfolio to deliver on that promise, many investors don't go the distance -- and they pay dearly for it.

The best way for an average investor to achieve the highest risk-adjusted rewards is to allocate investments broadly across different asset classes. Yet few investors do so: According to a 2007 survey of 401(k) assets by the Profit Sharing and 401(k) Council of America, the average investor holds some 25% of 401(k) assets in his own company stock. Beyond that, at least a third of assets are in domestic stocks. Less than 8% of retirement-plan assets are in non-U.S. stocks, and fewer than 1% are in real estate.

In Cordaro's example, you can see how an investor can buff up a return by refining his asset allocation. A simple allocation of 60% in large U.S. growth and value stocks and 40% in intermediate bonds would have delivered a 5.2% average annual return in the 10-year period ending January 2008. Add a sprinkling of small U.S. growth and value stocks, and large foreign stocks, and you boost your return to 5.7%. Better yet, add some world bonds, emerging markets and real estate, and the return plumps up to 6.4%.

That latter portfolio, Cordaro says, was invested 30% in large U.S. growth and value stocks, 10% in small U.S. growth and value stocks, 10% in large foreign growth and value stocks, 5% in emerging markets, 35% in intermediate bonds, 5% in world bonds and 5% in real estate.

Juggling a number of asset classes isn't always easy. Jay Berger, a partner at Independent Wealth Management in Traverse City, Mich., said that in 2006, clients panicked over the Pimco Commodity Real Return Fund's 3% decline. "We explained that we need a portfolio with assets mov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 best analogy is: Look at it as a perennial garden. If everything is in bloom at the same time, that probably means everything will wilt at the same time."

Timing the Market

Investors have such a dismal record of being able to time the market that mutual-fund inflows and outflows appear to be contrary indicators of which way the market is heading, says Meir Statman, a finance professor at Santa Clara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It's not the perfect-idiot forecast," he says, but it's close. Ideally, of course, you would want to sell your holdings when prices are high and poised to drop, and buy stocks on sale, right before a run-up in values.

But over the past decade, investors have done the exact opposite. The month with the biggest-ever net inflows of assets into stock mutual funds occurred in February of 2000, "which was the doorstep of one of the worst declines in history," says Ernie Ankrim, chief investment strategist at Russell Investments. The biggest outflows were also poorly timed: Some of the biggest occurred in the months leading up to October 2002, when the market hit bottom.

"This kind of behavior of getting excited after good news and scared after bad news causes investors to give up between 2.5 and three percentage points a year," Ankrim says. "The whole reason investors put up with the volatility of stocks is to gain about three or four percentage points over bonds -- if we give most of that back, that means we're accepting all of the volatility of the stock market for no good reason."

In the 10-year period of Cordaro's example, investors suffered more modestly than Ankrim's estimates, but losses were still significant. Using actual mutual-fund flows over 10 years ending January 2008, Cordaro found that market timing cost the average investor a half percentage point of return each year. On his $1 million portfolio, that means missing out on $93,000 in gains.

You don't need to be near a long-term market top or bottom to do serious damage. From 1980 through 2006, investors who missed out on just the five best-performing days in the 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 would have ended up with 26% less than someone fully invested in the index during that period, says Carolyn Clancy,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Personal Investments, a division of Fidelity Investments. "Missing just 30 of the best-performing days would have reduced the value by 73%," she adds.

Another kind of market timing is more passive, yet still destructive: It is simply to stop feeding more money into your investments in rockier times.

Consider this: According to a 2007 study by Dalbar's, a mutual-fund research firm, if you had invested $10,000 in the S&P 500 index over 20 years through December 2006 in a sporadic pattern that matches actual behavior of mutual-fund investors during that period, you would have ended up with a total of $33,252.

If, however, you had systematically invested the $10,000 in equal increments over 20 years -- through good times and bad-you would have ended up with $42,877. The study found that even if you chose a fund that captured only 75% of the S&P 500's return, by dollar-cost averaging you would still end up with more than if you had sporadically invested in the S&P 500 fund.

Paying Too Much

Before you win cocktail-bragging rights for earning a robust return on an investment, be sure to factor in how much you paid for your winnings through expenses and fees.

While more investors than ever before are seeking out low-cost mutual funds, there are still investors who believe that they need to pay higher expenses for better performance, says Mercer Bullard, a securities-law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But, he adds,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at. Higher fees simply do not indicate better management.

Consider S&P 500 index funds. Whil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funds is practically identical, given that they mirror the same index, expenses are all over the map -- some funds charge no load, some have no load but do have a so-called 12b-1 fee, which is an operating expense, and yet others have both a load and a 12b-1 fee.

A 2006 study by Zero Alpha Group, a network of advisory firms, and Fund Democracy, a shareholder-advocacy group, looked at how much investors would pay in fees if they invested $10,000 in these funds for 20 years and earned an average annual 10% gain. It found that the average investor would have paid $2,582 in fees in the lowest-cost fund; $3,744 in the fund with only a 12b-1 fee, and $7,600 in the load fund with the 12b-1 fee.

In Cordaro's hypothetical $1 million portfolio invested 10 years ago, he looked at the impact that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in fees can make on a portfolio. While his best-case portfolio earned an average annual return of 6.86%, he found that if higher fees knocked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off of returns, an investor would have ended up with $1,848,865 rather than $1,941,837.

Taken altogether, Cordaro says, the impact of investor error -- even seemingly small ones -- can be grievous over the long term. "We're talking about the difference in being able to retire in comfort or having to work many more years to meet your goals."

Karen Hube is a free-lance financial writer based in Westport, Conn.

E-mail comments to mail@barrons.com
Copyrighted, Dow Jones & Compan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2.26 02:57 am


一場由公民提問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會,終於熱烈舉行。辯論會前,許多人對謝長廷的雄辯滔滔都懷有高度期待,因而多半認為馬英九恐怕要屈居下風。但辯論結束,幾乎所有的民調都顯示馬勝過謝,可見即使是一對一的政治性辯論,辯才也不是選民最重視的面向,政見的內涵,氣質、風度,無寧遠為重要。

但不論馬、謝,民調均顯示,其選民的支持度,辯論後較其前降低,反而不表態支持任一方者明顯增加。不需要任何裁判、專家評定,這就是最嚴厲而冷酷的評分。顯然兩個陣營都讓選民失望了;即使不是實問虛答,馬、謝兩陣營在真正面對選民,不容逃避地必須直抒胸臆,提出具體而令人動容的治國方策時,並未達到選民的期望。

以我們這樣的「小國」,如此多年惡質發展的政壇,要出現像美國民主黨兩位候選人那樣出色,其表達能力、政策主張那般扣人心弦、深中人心的兩黨候選人,所求似乎太奢;但在這個國家被同一批選民選出的治國無能、處己無品的大權獨攬者糟蹋了八年之後,人民的確深心期盼一位力足以撥亂反正、能讓人民早點脫離苦日子的領導者,尤其兩位候選人相互叫價一般,畫出一個比一個誘人的大餅,如623、633、4萬美元等等,美得叫人難以置信,他們更必須老實說出可以讓美夢成真的具體作法,供對手詰問、任各方檢驗。

因此,事前擬出的20道題,都交由競逐雙方好整以暇地準備答案,親口說出,算是選戰開打以來,頭一次馬、謝兩陣營可以暫停互吐口水、相互潑糞,必須面對問題,明白托出其具體作法的場合。選民打出這樣的分數,顯示初次應戰,雙方都未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更可憾的,距離大選只剩20多天,除了美麗的口號之外,雙方都欠缺真正可信、可行的具體作法。若屬前者,或許兩周後另一場電視辯論會即可見到改善。但若是後者,則兩位主帥及整個幕僚與諮詢者恐怕都出了大問題;不全盤改弦更張,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找到適當的人選,選民的希望可能完全破滅,而一旦兩者之一大權到手,可憐的台灣人民恐怕又要墮入噩夢了。

能不能讓台灣人民擺脫苦日子,20道公民提問之中,最為攸關的,應是如何振興經濟,讓百業興盛、人民所得提高。謝長廷一如既往,猶抱琵琶半遮面,只是喊出一個實質每人所得大升為4萬美元的美麗許諾,卻全未說出要如何才能令今天不到2萬美元的每人所得倍增;倒是火力全開地抨擊馬陣營「愛台12項建設」是空頭支票,實際上根本拿不出錢來。整場辯論會令選民失望,關鍵恐怕就在此處。

謝長廷力陳政府投資2.6兆、民間投資1.3兆,只是個炫麗的數字遊戲,因為政府已經債台高築,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到頭來反倒要叫每個家庭平均多負擔 40萬元的債務。經建會主委事後更指出,政府投資2.6兆,以四年試算,每年需投入6,600億,即使以八年計,每年也高達3,000多億,但現在政府投資每年約4,000億規模,負債已至極限,馬陣營必須清楚說明財源規畫。

平心而論,謝陣營與經建會所提出的,是一個十分嚴肅、不容迴避的問題。馬英九答之以經濟若每年平均成長6%,即可增加政府收入,錢不是問題。這樣的回答頗有雞生蛋、蛋生雞的浪漫意味,反而引出一個疑慮:如果政府投下了2.6兆,但經濟成長並未達到6%,豈不是全盤皆墨,政府的巨額負債還不起,人民的負擔更沉重?豈不讓整個國家都要在高空走鋼索?因此,錢從何處來,一定要講清楚;講清楚之後,還要明白計算其中每一分每一釐的具體出處,得不到的風險有多高,這才能讓選民放心地把自己的命運與政權一同交到他們的手裡。

我們一向認為,高喊「X大建設」的時代早已過去,不但八年來五花八門的什麼建設令人作嘔,而且始作俑者的十大建設其實也是歪打正著的錯誤作法。八年來,政府投資負成長之所以傷害經濟成長,一是其作法荒腔走板,或為政治圖謀、或者草率將事、或且根本多此一舉、徒費公帑;一是政府無力運用民間資源、發動民間力量,甚至連已開其先河的BOT模式,也硬是搞爛、搞砸,一一收回以公帑自建。馬陣營顯然不是師法蔣經國時代十大建設的窠臼,就在延續八年秕政的無能、胡作模式。否則,每年既有的4,000億政府投資,規模夠用了,但若腦袋無法突破、效率不能提升,2.6兆恐怕只會是更大的爛攤子。

【2008/02/26 經濟日報】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2/22
【經濟日報社論】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近不斷發出警告,創紀錄的糧食價格正給發展中國家造成沈重的財務負擔,不只導致食品消費減少,也讓改善低所得國家飢荒問題的努力更形困難;並因糧價上漲的現象短期看不到紓解之策,各國動作頻頻,全球面臨的糧食供應短缺風險正快速上升。在台灣,「飢餓」已是個很遙遠的感覺;因而面對國際大宗穀物價格持續飆漲,只看到可以投資賺錢的機會,卻忘了台灣也可能會出現「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的一天。可能嗎?如果將糧食危機當成是窮國的事,就有可能。

大宗物資價格去年以來迭迭走高,初時尚被視為周期性循環的結果;但眼看漲勢毫無停歇跡象,糧食價格恐呈結構性上漲的討論日盛。

主因是經濟發展使可耕農地減少、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遷影響收成等,使小麥、玉米、黃豆等主食來源的供應,難以滿足人口增加及所得上升帶來的糧食需求;而近年油價高漲促進的生質能源發展,也扮演了一定角色。於是,小麥、牛奶的價格早已飆至歷年新高,玉米及黃豆的價格也在歷史峰頂盤旋不下,其他如咖啡、糙米等漲幅也不遑多讓。但更可怕的還在後頭;糧農組織預估,在下一個十年內,大宗物資價格將在過去十年的均價上再漲二至五成。

糧價長期走高,已讓物價上漲率揚升的現象,從食品消費高比重的國家向低比重國家擴散;像歐元區、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因為食品價格居高不下而竄升。影響所及,不只貨幣政策的運用難再隨心所欲,例如歐洲中央銀行就因通貨膨脹戒心未除而對降息遲疑;多個國家的財政也因為農產補貼支出大增而出現壓力。但更多政府在提防的,是食品價格持續走高可能引發的社會動盪,例如義大利、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尼等地,已出現街頭抗議食品價格高漲的民眾,而這樣的抗議與不滿,勢將隨著物價漲勢擴大而升高。

為此,原來只存在於低所得國家的糧食供應安全問題,也正受到開發中國家,甚至是富國的高度關注,並有多個國家已付諸實際行動。這包括了:糧食出口國以提高出口關稅、增加本國安全存量、實行配額管理等限制出口,像俄羅斯政府就對小麥開徵出口稅,阿根廷則直接暫停小麥出口,藉以緩和糧價高漲的衝擊,並提升自身的安全存量。相對的,糧食進口國就以降低關稅、增加補貼、釋出休耕農地、強化儲備等方式,鼓勵進口、提高國內產量等,儘量增加對糧食的掌握度,就算價格高,起碼民眾不致因餓生亂。像擁有全球第二多人口的印度,近來就大肆採購糧食,以增加儲備。還有更多的國家實施價格管制,中國大陸是其中的代表,今年初起已要求豬肉等多項農產品的生產商須取得許可才能調價;其他如泰國對食用油、墨西哥對玉米餅、委內瑞拉對牛奶等,都採行了類似的價格控管機制。

儘管糧食供需吃緊衍生的現象已在世界各國快速蔓延、擴散,但台灣在此一議題上卻顯得無動於衷,似乎認為糧食危機是僅存於非洲等貧窮國家的地區性問題,在這個全球自由貿易的時代,只要付得起錢,有什麼是買不到的呢?一般商品或是如此,但糧食與原油一樣具戰略價值,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需求中食排第一,都說明了糧食的不可或缺性;如果糧食輸出國擴大限制出口、輸入國加大採購力度,供給、需求兩極化發展下,台灣的糧食供應所受到的衝擊,就會從價格面迅速轉向數量面,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預警的「有錢也買不到」,絕不是危言聳聽。

更何況,以台灣糧食的自給率而言,台灣也沒有漠視此一問題的本錢。根據糧食供需年報,近十年台灣糧食自給率節節下降,其中占最大宗的榖物自給率由近54%降至44.5%,且主要是稻米的96%自給率拉高,小麥、玉米的自給率則不到10%;此外,肉類的自給率雖達72%,但也集中於豬肉,牛肉的自給率亦不到一成,顯示台灣的糧食供應仍高度依賴進口,不只價格受制於國際,數量上的自主性亦難謂高枕無憂。糧食危機離台灣有多遠?這就要看政府怎麼努力了。

【2008-02-18 經濟日報】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02/22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國際油價飆上100美元、金融信用緊縮可能都還不算是嚴重的問題,與即將來臨的糧食短缺危機相比,前兩者對世界的衝擊可能只是小巫見大巫。

在高盛公司召開的分析師會議中,分析師柯瑞(Jeff Curie)表示,目前的商品漲勢是全面性的,從原油、玉米到小麥都在上漲,「未來12到18個月,我們認為許多類別的商品都將陷入(短缺)危機。而農產品將是風暴的核心。」

這種情況和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不同。油價飆漲對已開發國家消費者的衝擊,可能只是少開點車、節衣縮食。而糧價飆漲的影響範圍卻更全面,對飢餓邊緣的貧民構成致命危機。

從一項指標可以看出,糧價已漲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起碼已讓對政情敏感的官員寢食難安,決定出手管制。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統計,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活在糧價管制中。

然而柯瑞認為,糧價飆漲只是全球資源錯置的冰山一角。依照經濟分工的常理,嚴重缺乏可耕地的沙烏地阿拉伯,應該把賣油所得積極購買美國威斯康辛州的玉米田;而相對地,需要原油的美國應該收購沙國的油田。

然而政治上的互不信任,使這種資源分配不可能實現,甚至造成資源錯置更變本加厲。美國為了「能源自足」,以昂貴的成本把玉米提煉成燃料;而沙烏地阿拉伯則不惜血本地淡化海水,在沙漠裡栽種農作物。

政治因素造成的資源錯置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也因此高盛強力看好農產品的多頭行情。但對仰賴糧食救濟的難民來說,這波商品大多頭等於是他們的斷頭臺。

聯合國糧食署官員表示,由於糧價飆漲太快,他們現在的預算只夠填滿非洲難民糧食配給杯的三分之二。從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信用緊縮危機,促使國際資金轉進原油、黃金等商品市場,而最後,卻可能是最不起眼的黃豆,將重創這個世界。

(取材自英國金融時報)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SNBC網站報導,半數的美國人都會在新年立下新志願,這些新志願多半是少吃、多運動、少花錢、多存錢,但統計顯示,只四分之一的人堅持其志願超過一兩星期。專家指出,理財的秘訣基本上就是賺的比花的多,只要做到這一點,其他的目標,如減少債務、增加存款等都能達成。

以下是專家提出的五項妙方:

●從錯誤中學教訓:先回顧2007年花的錢,如果不記得,銀行對帳單、信用卡帳單都可參考,把花費分類為固定和變動,固定的花費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如房貸、保險、水電費;變動的花費是可以斟酌的,如去餐廳吃飯,把這些費用加起來,吃一餐飯花40元看來好像不貴,但把幾個月外食的錢加起來,就很可觀了。

●做選擇:不需要停止去餐廳吃飯,這就好像節食,越想完全不吃某種東西,其誘惑力就更大。在付完帳單、存好應存的錢之後,給自己一些零用錢,去做想要做的事,如到餐廳吃飯、看電影、買一件新襯衫、去酒吧享受快樂時光等。設定可花多少錢和花錢頻率的政策後,想打開荷包時,不妨自問是否符合政策?

●善用額外的收入:不論收到年終獎金、加薪或退稅,最佳的處理辦法是假裝沒有收到。獲得年終獎金,就把它存起來;獲得加薪,就增加投入 401(K)計畫的錢。如果有債務,就用額外的收入去還債。先付錢給自己,就可達到自己的儲蓄目標。每個人都已習慣自己的舊薪水和生活方式,所以不會想念這份增加的收入。

●增加收入:如果審查銀行和信用卡帳單後,發現很少或沒有亂花錢,但錢仍不夠用,很可能是賺得不夠,一個人的收入至少需足敷支出,和為意外做準備,如果無法做到這兩點,需檢討是否應換工作、增加工作時間,或找兼差。仔細考量自己的技巧和薪水是否相配,如果不配,再找工作。

●自己負責:現在有許多電腦軟體讓人追蹤自己的花費,最普遍的就是Quicken,初級版只賣30元,也容易使用。網路上有免費的軟體,如 Wesabe和Geezeo,可顯示銀行帳戶和信用卡的餘額,及在食物、娛樂、個人儀容等所有項目上的花費。此外還有傳統的Excel,雖然老式,但容易管理。

選擇一個用來最順手的軟體,這個銷帳卡和自動提款機的時代,太容易使人看不到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是怎麼花掉的。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日報╱美聯社紐約電】

2007.12.30 02:46 am


抱怨汽油價格節節攀高的消費者,往往把怨氣發洩到大石油公司和其他可能從中圖利者的頭上。他們可能沒有注意到導致物價上漲的一個禍因─美元疲軟。但是,美元價位明年的走向,可能會讓消費者更加關心。

近年來,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價位下滑,已經導致能源和食物價格上漲,使某些消費者面臨經濟困境。如果美元價位在2008年進一步下跌,可能帶來更多麻煩。

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資金市場財務集團專家米努齊(Dave Minucci)仔細聆聽華爾街人士談論美元下跌問題,但他在自己家裡即可評估實際的影響:他最新收到的暖氣燃油帳單,比去年同期漲了120元。他不怪天氣冷,真正令他心寒的是: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及美元疲軟。

他看清了許多美國民眾不知道的一件事:石油、天然瓦斯、穀物、肉類等的價格都是以美元計價,美元下跌將使這類商品更貴,消費者購買與以前同量的商品,就必須從荷包掏出更多錢。美元下跌也表示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商人通常把此種負擔轉嫁給消費者。米努齊說:「我認為,美元疲軟為我們帶來了問題。」

美元下跌是因為全球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尤其是次級房貸危機過去一年惡化後的經濟情況。美元下跌已腐蝕某些消費者的信心,他們質疑今後數年像歐元(euro)這樣的貨幣,是否比美元更能保值。

貨幣市場起伏變化很大,很難預測美元在2008年的走向。不過,許多觀察家不大看好美元回升。哥倫比亞策略收入基金(Columbia Strategic Income Fund)首席經理蘿拉‧奧斯川德(Laura Ostrander)說:「我認為美元應會繼續下跌。」

消費者可能已留意到美元繼續下跌,因為今日購買食品雜貨,花費日增。今年初以來,牛奶價格上漲了23%,一打雞蛋的價格則上漲40%以上。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2007.11.09 02:58 pm

元大銀行財富管理部業務副理蔡佳惠。
記者游順然/攝影

台灣正邁向M型化社會,形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現象,要拉近這種貧富差距,必須增強個人的財富管理能力。元大商業銀行財富管理部業務副理蔡佳惠認為,「理財」是為了要先存夠第一筆本金,然而真正要創造財富,就得靠「投資」,而投資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則在於懂不懂得各種投資商品,她說,「看懂了才投資,就會賺錢。」

蔡佳惠從事銀行相關工作至今已長達十年,從銀行櫃檯小職員到財富管理部業務副理。她曾為了創造第一桶金,在股市付出30萬學費,後來她決定遠離股市,轉戰基金,並努力學習投資理財,遇到不懂的理財資訊,就想辦法去弄懂,現在她藉由近250萬元的本金,年年創造出超過25%的投資報酬率。

道聽塗說 股票變壁紙

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要賺錢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強迫儲蓄,努力存到第一筆本金,才能利用錢滾錢的方法,讓自己往有錢人的那端靠攏。民國86年剛畢業的蔡佳惠,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銀行櫃檯人員,當時她就明白單靠死薪水根本無法致富,為了能早點加入投資行列,她決定利用貸款來取得第一筆投資本金。蔡佳惠指出,當時行員貸款利率約6%,而存款利率約為13%,就算借款放行存,還能賺價差,促使她決定貸款30萬當做投資本金。

當時任職於銀行櫃檯工作的蔡佳惠,發現周圍同事與客戶都在股海中嚐到甜頭,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讓她也跟著將30萬本金全拿去買股票,而無時間研究股票的她,選擇股票的原則就是聽信明牌,人家說買什麼就買什麼,然而道聽塗說的代價,就是讓30萬元本金轉眼間變成5萬元,最後讓她只能認賠退出。

強迫儲蓄 基金嚐甜頭

民國89年蔡佳惠轉任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擔任理財專員,負責客戶資產規劃和衍生性商品銷售,透過工作讓她開始接觸有關共同基金和連動債基金等理財商品,開始了解基金投資的迷人之處後,當時月薪約2萬8000元的她,決定以「收入減去儲蓄等於支出」的做法,強迫自己每個月定期定額存下一萬元,然後再利用業務獎金和年終獎金做單筆基金投資,將薪水有效配置運用後,她開始嚐到投資基金的甜頭。

93年政府開始推動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和優惠房貸利率等措施時,正好蔡佳惠的公公也決定將其名下、公告地價約380萬元的房子過戶給他們,蔡佳惠指出,親等之間的買賣需要有自備款,當時她每月強迫儲蓄之下的帳戶存款約有50萬元,而當時的房貸利率則為2.38%,加上前3年享有只「還息不還本」的優惠,讓她決定貸款350萬元,並將支付土增稅之後的餘款,作為她投資基金的本金。

若想保本 海外基金優先

蔡佳惠表示,「第一桶金要大化,才可以充分投資運用。」於是,基於雞蛋應放在不同籃子裡的投資配置觀念之下,她決定將150萬元做為債券投資,此投報率專用來支付她的房貸,而200萬元則做為基金投資,海外與國內基金的占比各為8比2。她說,因為是拿房貸的錢去做投資,所以較謹慎小心,因而以選購海外基金為優先考量,以守住本。

蔡佳惠指出,國內許多民眾不願借錢投資,但她認為若懂得運用資金,就能創造機會,加上基金的年投報率已超過目前定存的年利率。她表示,利用350萬元房貸作投資本金,再經過3年的時間,她將本金擴大為560萬元,因而於去年年初她決定在東湖又添購一屋作為投資用,在付出110萬元頭期款與150萬元裝潢費之後,她將餘款約250萬元持續作為基金投資本金,至今每年的投資報酬率平均為25%至30%。

蔡佳惠表示,投資基金與股票最大的差異,在於基金就算再虧損都會到達一個門檻,然而股票則會變壁紙或下市,曾在股票繳過學費的她,在懂得基金投資的誘人之處,如今她年年都能嚐到基金所帶來的甜頭,成功的法則在於懂了就會賺錢。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何宛芳

Facebook最受商業世界青睞的,在於它確立了清晰的使用者性格——年輕的高知識份子/中產階級;比起MySpace上那些乳臭未乾的青少年,對於廣告主而言,這群人的確看起來肥美許多。

正如同佐克伯所說:「我們不將這個網站視為一個線上社群,它的目的是建構一個可以強化實體社群的線上名錄,真實反應現實生活狀況。」

Facebook成功了,它在虛擬空間裡複製了人們的真實生活、人脈圈。

一個秋日夜晚,微軟(Microsoft)執行長包默(Steve Ballmer)出現在矽谷住宅區的一戶平常人家裡。

他不是單獨一人,有一位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跟他同桌共進晚餐,這個酷愛穿著T恤、牛仔褲的金髮青年,名叫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他跟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一樣,是哈佛大學的中輟生。三年前,當時還是大二學生的佐克伯,從哈佛離開,創辦了Facebook一個以全新通訊錄形式出現的人脈網站。

一週之後,這頓晚餐的結果,以震撼性的姿態,在美國各大媒體全面發酵:微軟確定將以破天荒的高價二.四億美元,買下Facebook一.六%的股權,這不僅是微軟近日以來在網路世界最重要的商業決策之一,更把Facebook的市值一舉推上了一百五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五千億元)的歷史新高!

個人通訊錄 自動拓展菁英人脈圈

這已經不是Facebook第一次讓眾人跌破眼鏡了,從總裁的特立獨行、一再拒絕高額購併條件的紀錄,到各家搶親造成的身價飆漲,Facebook的一舉一動總是引人注目,但也每每引來更多謎團,到底這是怎麼樣的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在賣什麼?為什麼值那麼多錢?

Facebook,從字面來說,就是「通訊錄」。Facebook的成功,是因為它將自己設定為「親朋好友」的人脈管家。每個進入 Facebook註冊使用通訊錄的人,都必須依規定填入真實姓名、就讀學校等基本資料。之後,Facebook就開始自動地扮演「人脈管家」的角色,以便利的網路介面及遊戲,幫助用戶維護與同學、朋友們的人際關係。

例如Facebook會主動發信提醒你,某個你的Facebook朋友再過三天就生日了,記得表示一下。至於用什麼來表示呢?Facebook提供了虛擬的花束或蛋糕,還有各式特色商品供你選擇。

一般人的通訊錄都是封閉的,只歸個人所有,必須一筆一筆地鍵入資料,但是Facebook神奇之處,就是它不但免費為每位用戶做好個人通訊錄的管理,還能進一步主動分享彼此的通訊錄,從此之後,以「我」為核心的人脈網,就透過環環相扣的通訊錄,如漣漪般層層往外擴散。

這樣看來,Facebook不僅是個人的人脈管家,還夜以繼日、盡職地自動為用戶拓展遠端人脈。

如果這個會「自動拓展」的人脈圈,是以一個社會上人人艷羨的菁英社群為核心,那必定具有致命的吸引力!而這就是Facebook傳奇故事的起點。

哈佛宿舍發跡 兩年衝上全美流量第七

最早,這個網站的起點,是源起於創辦人馬克.佐克伯為自己哈佛學生宿舍所建立的「線上通訊錄」服務。二○○四年二月四日,Facebook正式在哈佛大學成立,開始提供以現實校園人脈為基礎的線上社群服務。

因為這個全新的社群網站既便利又好玩,只花了兩週時間,Facebook就吸引超過半數的哈佛大學學生登錄服務;開站不過三個月,這個嬰兒網站就風光打進了美國三十所大專院校。

同年夏天,佐克伯與之後加入的兩個夥伴莫斯柯維茲(Moslovitz)與休斯(Chris Hughes),前往美國西岸放暑假。原本單純的度假行程,最後演變成佐克伯與Facebook短暫歷史中最重要的一個夏天:佐克伯在這個陽光與創業的寶地上,遇上了新事業的第一個貴人,也是一路上最忠實的資金支持者——PayPal的共同創辦人席爾(Peter Thiel)。

在短短十五分鐘的會面裡,佐克伯抓準機會,成功引起了席爾的興趣,第一筆五十萬美元創業種子基金順利落袋。這五十萬,是Facebook 開啟傳奇新頁的重要象徵。解決了資金問題,佐克伯義無反顧地決定追隨學長比爾.蓋茲的腳步,離開哈佛專心投入新事業。而Facebook的第一個百萬名會員里程碑,也在當年年底輕鬆達成。

隔年,在席爾牽線下,Facebook再度獲得高達一千二百七十萬美元的資金挹注。而Facebook也沒讓這位慷慨的支持者失望,當年度便讓會員一舉衝破了五百萬人關卡,流量也在二○○六年初,登上comScore美國網站流量排行榜的第七大,僅僅比Google低一個名次(編按:截稿前Facebook又更上一層樓,成為排名第六的網站)。

短短兩年時間,以大專、高中族群為基礎的Facebook,站穩了全美第二大社群網站的江湖地位。隨著第一大社群網站MySpace以五.八億美元售予新聞集團(News Corp.),Facebook自然成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購併追逐對象。

然而,佐克伯與Facebook的故事,也是從這兒發展出不同於其他Web 2.0公司的情節。不若其他公司歡欣地收下購併邀請函,佐克伯並不打算就這樣結束這段冒險。他不僅不只一次表明自己維持Facebook獨立的決心,也從不避諱談論著自己將Facebook推向上市、上櫃的野心。

說來有趣,即使Facebook不斷對出價購併的人說不,卻不減各界對Facebook的興趣,一個接一個出現的購併邀約,沸沸揚揚之後總是無疾而終,反而幫助佐克伯一次次提升了Facebook的價值。

購併傳聞炒熱市值 四年登上百億俱樂部

先是新聞集團的勁敵媒體衛康(Viacom)在二○○六年初,以七.五億美元向Facebook示好。同年九月又有雅虎(Yahoo!)開價十億美元。今年度Google與微軟更先後出手提出優渥條件,拉攏Facebook。幾經折衝之後,微軟終於以二.四億美元價格,搶下Facebook 一.六%股權。如此推算下來,短短四年不到的時間,佐克伯就將Facebook推上了百億市值俱樂部,而這也正呼應了席爾過去對Facebook的評論:「這公司比外人想像的還要更有價值!」

或許席爾真的是Facebook的伯樂吧,但一個二十三歲的輟學總裁、一個四歲不到的網站、一年僅一.二五億美元來自網路廣告營收數字(對照流量相當的其他網站,Facebook目前的廣告營收,的確不十分光彩,市場預估其最大對手MySpace本年度的廣告營收就可達到五.二五億美元)...,的確還是讓不少人持續質疑Facebook的價值。然而,這也是Facebook迷人與令人迷惑之處。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次級房貸摧毀了台股萬點夢?

Posted on 2007-08-17 02:47 胡智銘

七月二十六日,在政府一週一利多、外資狂買的推動下,台股指數衝上9807點,當天成交量高達3215億元,所有投資人看著螢幕上跳動的指數,心中大多都在想:再漲兩百點,台灣就要第四度上萬點了。市場上一片樂觀的氣氛,喊12000點、15000點,甚至20000點的人都有。



可是就在這樣樂觀的氣氛之下,台股展開一波慘烈的修正,從七月二十六日的盤中高點9807到八月十六日的盤中低點8166,十六個交易日,台股下跌了1641點。尤其是本週以來,四個交易日,指數下跌了七百多點。投資人都在問,為什麼會這樣?底部在哪裡?而有更多的投資人在下跌期間堅信指數還會上攻,不斷加碼攤平,不但越攤越平,甚至面臨融資斷頭。



在大家都很慌張的時刻,如果想成為贏家,你更應該冷靜下來。回想一下當初你買進股票的原因是什麼?現在想賣掉或是不賣的原因又是什麼?



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的重大利空,台海飛彈危機、911恐怖攻擊、SARS風暴,台股都在短期間出現急殺,但是其後也都展開一波不錯的行情,這些歷史證明了一句股票市場的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產生」。(註一)



這一次的次級房貸風暴和過去這些利空有沒有不同?能不能也出現「行情總在絕望中產生」的效應?



我們先來談談利空有沒有不同。利空本身沒有什麼不同,都是非預期中的意外出現,指數急速修正。但不同的是指數相對位置,上述的幾次利空,台股都位於相對低點,所以稍事整理(甚至當月)就開始起攻。這一次的次級房貸風暴來臨時,台股指數超過九千點,本來就有一堆賺了錢的人想要出脫,利空只是加速他們的腳步而已,所以台股才會連續出現三四百點的長黑。



這一次能不能也出現「行情總在絕望中產生」的效應?我們也來找過去指數位於相對高檔的歷史利空經驗,看看當時台股的表現如何?結果可以發現不論是東南亞金融風暴、2004總統大選後的大崩跌,其後指數都拉出一波反彈逃命波,而且這些反彈逃命波的幅度都在下跌幅度的70%以上。(註二)



由此可見,舉凡重大利空出現後,不論是回升還是反彈,指數能彈升的空間都不小。因此,現階段對投資人來說,不理性殺低當然不智(瘋狂砍殺手中尚有獲利、基本面前景看好的股票),不理性不殺低更不智(本質不佳只是跟著大家莫名其妙漲上去的股票,卻遲遲不砍還逢低買進攤平成本)



台股未來能不能上萬點,我不是能知過去未來的半仙,無法鐵口直斷。但是我想到一句話,股神巴菲特說:『當別人貪婪時我們恐懼,當別人恐懼時我們貪婪。』不知道現在這句話你聽起來是心有戚戚焉?還是覺得被嘲諷了?



註一:

●台海飛彈危機時(1995.07),台股指數約在5500點左右,其後的低點為4474點(1995.08),兩年後(1997.08)台股高點為10256點。

●911恐怖攻擊(2001.09)當月,台股指數低點為3411點,半年後(2002.04)台股高點為6484點。

●SARS風暴(2003.04)當月,台股指數低點為4044點,一年後(2004.03)台股高點為7135點。



註二:

●東南亞金融風暴時(1997.07),台股指數高點為10256(1997.08),其後的低點為7040點(1997.10),四個月後(1998.02)台股高點為9378點。反彈幅度為下跌幅度的72%。

●2004總統大選後的大崩跌(2004.03.22),台股從選前高點7135點,跌至6020點,四週後(2004.04)台股高點為6912點。反彈幅度為下跌幅度的80%。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次級房貸風暴到底多可怕?」(張雅惠報導)

信用條件比較差的族群,沒有辦法循正常管道向銀行借房貸,美國金融業為了拓展新業務,專門對這群人提供「次級房貸」,相對於一般房貸姑且稱之為「優級房貸」,次級房貸利率比優級房貸利率高出兩到三個百分點,這是金融業的風險貼水!

次級房貸業務從04年快速發展,在05年和06年達到高峰,剛好碰上全球市場利率偏低,市場資金又過剩,熱錢大膽追逐比較高的獲利,轉而購買次級房貸的証券化商品,這時,次級房貸牽動的層面從原始承作的金融業、向外擴散到購買次及房貸商品的相關投資人;當市場利率反轉走高,次級房貸大多採浮動計息,這群信用條件比較差的人開始還不起貸款,又有部分金融業的核貸標準過於寬鬆,源頭的違約率升高。

骨牌效應是:承作次級房貸的金融機構倒閉、房產景氣趨緩、建商房子賣不掉、大幅虧損,投資面的影響是:房產基金淨值下滑、結構型商品大跌、信心全面崩盤重挫全球股市、投資人搶著贖回、沒人要買,各國央行為了應付可能的「流動性風險」,紛紛對銀行挹注資金。歐洲央行提供了四點四兆新台幣,日本央行提供了一兆日元,澳洲央行提供四十九點五億澳幣,美國聯準會提供比平常多了兩百四十億美元的臨時準備金,因為流動性風險經常發生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時候。兆豐商銀個人金融部襄理葉紋芬說:

「可是現在因為有流動性風險,就有可能全部都賣不掉,這是為什麼有些分析師或者金管會官員會用百分之百的損失來計算」

然而,次級房貸本身並不可怕,這一波,主要是信心危機!從投資面分析,法人機構多半購買次級房貸的CDO「擔保債務憑証」的証券化商品;一般散戶,多半購買連結次級房貸的結構型商品,或者買基金、由基金再去投資連結次級房貸的結構型商品。兆豐商銀個人金融部襄理葉紋芬舉例,如果一整個pool資產池有一百億,分成十檔基金,每一檔基金規模十億,而每檔基金連結次級房貸的比例平均是百分之十,等於每檔十億元、有一億元真正投資次級房貸,如果這一億元完全損失,對這檔檔基金的損失是百分之十,對整個資產池的損失只有百分之一。

「你去算這些銀行本身的獲利率,扣掉這些損失的百分之十,他有沒有能力來承擔?如果例如OK的話,就還好。例如說,像歐美國家來講,大銀行的盈餘成長率都還有十趴」

國內到底有多少金融機構踩到地雷?金管會到週四的統計,至少有十六家銀行、以及十二家保險,合計二十八家金融機構總計投資七百五十億元相關商品,連同投信基金,認列至少十二億損失,其中,損失金額比較大的是台灣人壽四點四七億,兆豐金控直接投資十四億多、損失一億多。另外,還有五家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代售四十一億元相關商品,損失有待進一步評估;但已經確定是的,國內投信募集兩檔基金損失九百五十萬美元、在國內銷售的二十五檔海外基金損失一千萬美元,估計損失六億四千多萬元。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說,公佈的金額都是相關投資,不是最大損失,因為每檔結構型商品的連結比例不同,以壽險為例,平均連結率是三成一,影響相當有限。。

「佔他們整體國外投資差不多兩兆元的萬分之二點二五,因為他不是直接買,如果是連結,可能也不是全部都投資次級房貸,這家可能是十趴、另一家可能是二十趴,連結的平均比例是百分之三十一點三四」

產業界和官方的看法一致,次級房貸本身影響不大,比較令人憂心的是信心危機引發資金撤出、甚至是流動性不足的無量下跌,這是各國央行備妥銀彈謹慎因應的原因。不過,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第一句話「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用在投資市場上,風險總是讓禍福與共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大錢潮,你投資了嗎?
2007/07/30
【聯合報╱王開平/報導】
碎形理論之父曼德伯揭露金融市場動向之謎。
早安財經/提供


「去年底,我就看好台灣經濟今年會止跌回溫。我們出版社開新書系,選了『2007大錢潮,你投資了嗎?』當第一波文宣海報標題。」財經記者出身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沈雲驄,對市場環境的風向走勢,練就敏銳的嗅覺與洞察力。三年前網路泡沫化造成股價崩盤的哀鴻遍野中,面對投資客疑慮股市是否陷入冰河期長黑的憂心,沈雲驄秉持一貫審慎的樂觀:「任何金融市場活動都有周期循環,跌到一定程度,自然會爬升翻紅。」


理解景氣周期循環的定性並非難事,但拿捏翻轉的關鍵時點搶先卡位下注或提前出場避險,卻考驗著財經專家的專業實力。「我去年看到一本很有趣的英文書,數學家用碎形幾何理論分析高風險的棉花市場價格走勢圖、尼羅河氾濫周期表,建立套用在金融投資的有效經濟模型。」沈雲驄搶先簽下這本貝諾‧曼德伯(Benoit Mandelbrot)高知識密度的新書《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The(Mis)Behavior of Markets),中譯書本周由早安財經推出。


原籍波蘭的曼德伯在學界早有盛名,1975年發表「碎形幾何學」(fractal geometry)理論,有如在學界投下威力驚人的震撼彈。一直以來,像樹木的分杈、動物的犄角、螺貝的旋圈、山的走勢、雲的形狀,這些歐幾里得幾何學無法說明規則的複雜圖形,到曼德伯眼中,卻洞穿原本「參差不齊」的碎形並非一般人認為的雜亂無章。他指出「碎形」其實有「自相似性」,把圖形的任意局部放大/縮小,仍然展現原本特有的形態。「從不規則中發現規則」的碎形幾何,改寫人們對「不規則是人生中不可控制的一部分」的成見,替曼德伯贏來1993年沃爾夫物理學大獎榮耀。


1944年逃避二戰戰火,二十歲的曼德伯避居法國里昂,藏身在學校。他完全看不懂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符號演算,等老師開始講解代數時,他大剌剌舉手:「老師,你根本不必計算,答案很明顯。」他巧妙地用幾何方式快速解題,「別人看到方程式,曼德伯卻看到圖形。」擁有與眾不同的洞見天賦,在普林斯頓做完博士後研究,曼德伯不走學術研究的常軌,反倒進入紐約IBM研究中心鑽研金融圖表。


獨具「慧眼」的科學家最驚人的本事是:「從截然不同的圖形間,看出某種關聯」,曼德伯就指出「收入分布圖和棉花價格圖、風力發電圖和某金融圖表,竟頗為神似」。碎形幾何的理論發明由研究商品行情圖表促成,又滲透回金融市場研究體系,曼德伯直言:「我不是以經濟學家或金融專家的身分從事研究,而是從數學家、實驗科學家角度著手。」《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新書中,他藉由名稱嚇人的「多碎形時間的分段布朗運動」,建立金融市場模型,再推出虛擬的價格變化圖,得出五項「金融市場的行為特徵」:


一、風險非偶然:價格劇烈震盪是金融市場的正常現象,而非偶然的脫序。


二、禍不單行:市場波動往往成群出現,全球各地交易所都一樣,開市前十五分鐘是重要指標。


三、市場是有「個性」的:價格並非只受實際發生的事件、新聞或人的影響。投資人、投機客、企業家和銀行家一塊進駐市場時,會產生特別的互動關係,力量遠比單純的「相加」效果驚人。


四、市場會被誤導:投資人常將各種圖形奉為圭臬,視做賺錢寶典。為在亂無章法的市場硬是要找出章法,往往刻意強調大起大落的現象。


五、市場的時間是相對的:市場有自己一套「交易時間」,跟一般人所謂的時間並不同步。市場波動劇烈時,交易時間加快;市場平穩時,交易時間變得緩慢。


印證熱錢悶燒、台灣股市上攻萬點行情的現況,曼德伯是否展現了先知的預見?「學開車,不見得要懂車子運轉的原理;同樣,投資股市也不一定要了解金融市場運作的根本道理。」然而新書中他持續諄諄告誡:市場風險很高很高,原比主流經濟理論認為的高出許多;價格經常急劇跳動,而非平緩滑行,因此風險更高;不穩定是市場的本質,泡沫無可避免;市場會騙人……讀完全書,曼德伯最想告訴你的,恐怕是:「根據標準市場理論,我們無法戰勝市場。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仍可以避開金融風暴的衝擊。」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理財要先理心

全球化、邊緣化、個人主義的興起,不管已婚或單身,愈來愈多人在心理層次上過著一個人的生活。但現在,要好好擁有一個人的優質人生,卻不簡單。
今年七月,美國《Business Week》、《Fortune》不約而同都把「退休」二字高高掛在封面。幾乎每年都會探討退休議題的《Fortune》半月刊指出,目前高齡化的美國人面臨五大威脅:通貨膨脹、資產配置錯誤、過度消費、醫療費用高漲和普遍活得太久。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祕書長劉凱平還因此在報紙寫了一篇標題「老本夠嗎?長壽好嗎?」的文章。他說,從前人認為福祿壽是人生三大幸福,三者間先後關係頗有哲理,但倒過來可能就不美了。「人生如果福祿不全,光有長壽,是否還算幸福?」他問道。
剛從上海回來的資深廣告人、前聯廣總經理陳薇薇也有感而發,最近幾個到對岸發展的朋友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話題都圍繞著退休打轉,大家都期望未來能經濟自主、健康自主。「光有健康,沒有錢,會很焦慮,」她說。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薛明玲也認為,人生最怕兩件事,「走了,錢還沒用完;錢用完了,人卻還沒走。」

財,愈來愈難理

的確,支撐一個人的生活品質需要健康和錢財,但現在「財」可是愈來愈難理。有人無財可理,有人卻是辛苦工作一輩子,但邊賺邊花,結果每個月都成了月光族。
漫畫家魚夫的太太陳文淑就認為,有人賺的錢是「實」的,有人賺錢卻是「虛」的,像魚夫就屬於後者。
魚夫曾在電視公司上班,一個月賺十萬,但因為常拿錢請朋友吃飯或買書增廣見聞,「他去實踐體會一些事的時候,那些事都是開銷,」陳文淑說,「結果根本無財可理。」
為什麼會這樣?
《錢與閒》一書中便點出,理財失當,其實是來自對時間管理的錯誤。大多數人管理時間的方式就像羊一樣,終其一生以時間換取金錢,賺錢是為了再花錢,就這樣每天過著毫無自我的生活方式。
資深藝人高淩風的理財經驗就是個很好的案例。穿著一身白色舞台裝,長褲上還有粉紅亮片串成的一條長龍,即使年過五十,高淩風在舞台上仍舊很有活力。但今天他可不是來唱歌,而是對著台下兩、三百位保險營業員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常有人問我怎麼賺錢?我說,不是怎麼賺錢,而是不要做錯事情,不要浪費時間,」高淩風緩緩地回憶過往。他曾經沉迷股海也投資副業開酒吧,但最後的結果是負債一千萬,現在仍分期償債中,「我想賺錢的結果是負債。」

錢,怎麼來怎麼去

高淩風曾經最高紀錄一天唱歌作秀就可以賺進十八萬,看上一台售價一百三十幾萬的跑車,就直接開走。但現在他到南部作秀,就連在便利商店看到一份十元的晚報都會克制不花,因為回程飛機上就有報紙可看,但買書和雜誌這些充實知識的錢,不論多貴都不能省。「一夜致富之後就是一夜破產,錢啊,怎麼來,怎麼去,」他坦言,現在自己生活踏實、專注,反而比較快樂。
「以前我們都要找天堂,發大財,可是現在我們去過地獄的人就知道,只要離開地獄就是天堂了嘛。」結束一個半小時的演講,高淩風和太太在外頭幾張長長的桌子上,開始他的簽名會,連書加CD一千塊,半小時就賣了近五十套。
回台灣教書十幾年,常對外演講的政大財管系教授周行一在自己最新著作《不理財也發財》裡,探討起「理財」究竟是什麼?
他寫道,理財是將辛苦賺來的工作所得妥當管理,希望自己生活更好,而非不切實際地希望藉理財來發財,解決人生一切的問題。決定理財是否成功的關鍵,是生活形態的選擇,而非高超的投資技術。
而真正的「發財」,指的是「達成」理財計劃的目標,可不是一夕致富或腰纏萬貫。

債,讓你像轉圈老鼠

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裡也同樣指出,許多人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終其一生不停地為公司老闆工作,為了繳稅要為政府工作,為了付房屋貸款和信用卡貸款要為銀行工作,但等待他們的只是愈來愈多的債務和催款通知。
於是他們再加倍努力工作,再取得更多債務來償還舊債,最後陷入財務緊張而不能自拔,就像那些在小籠子中,不停踩著轉輪跑的小老鼠。
但問題是現在理財來得及嗎?
許多四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也常有疑惑:在台灣,股市由最高點滑落至低原期,穩定、多金的工作又一位難求。究竟,如何面臨無財可理的環境?有財又該怎麼理?

不要負債就是理財

「現在年輕人不要負債,就是最好的理財,」薛明玲說。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之一萊希特,很關注現今孩子們在學校裡缺乏經濟知識,但卻在進高中前就有了信用卡。
她認為,如果缺乏足夠的財務智商,不了解金錢運轉的規律,年輕人就沒有準備好進入未來等著他們的現實世界。「因為在這個世界裡,會花錢將比會省錢更受到重視。」是母親也是會計師的萊希特說。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錢工作,」《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指出。所以作者提出很實際的建議,不要老買一些被帶回家使用後就沒有價值的個人用品。就像一輛新車,一旦被開出停車場,就已經損失了二五%的車錢。一枝價值四百美元的全新高爾夫球桿,當它被使用過一次,就只值一五○美元。
非凡電視台新聞部總監洪玟琴指出,現在理財,最需要避免「財愈理愈少」的風險。
她認為,環境變化太快,過去長抱股票、基金的懶人投資法已經不適用,動作要快,做好停損跟停利。
例如:從今年四月以來,大盤指數的跌幅將近兩成,反觀聯發科卻重挫三成,如果投資人沒賣掉持股,四個月內損失就高達三○%,「現在是恐怖主義時代,保本型的工具最好佔總投資二分之一,」在美國留學二年的洪玟琴,很有國際恐怖主義意識。
「全世界的事都跟我有關,沒有一天好日子啦,」對於投資股票心有餘悸的高淩風說。
而對每個人最快也最直接的保本工具,就是存錢。
檢視自己的消費觀是存錢保本的第一步。
存錢對單身族群更是重要。「他們覺得自己身上的錢是充裕的,常會透過消費,填補空虛,」智威湯遜執行創意總監狄運昌觀察。
漫畫家朱德庸在年過四十後,對人生有很多領悟,其中一個是關於「消費」。他以前常和太太一起去買名牌服飾,但他發現,為了要消費就得拚命做事,「到最後等於在幫商人打工,」朱德庸說。最近,他們夫婦倆都把以前受騙的衣服再重新搭配,反而很有成就感。
年收入千萬以上的漫畫家蔡志忠,也不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消費上。他長年穿著一身白襯衫、卡其褲,家中沒有可用就丟棄的用品,但他長期喜歡購屋,而且只專精收集一種古董。由於生活簡單、純樸,所以他可以把時間花在讀書和創作上,他曾有長達四十二天不出家門,只為專心讀物理及數學。

消費有順序和原則

理財也要認清消費順序和原則。
五十六年次,法雅客行銷經理魏岱洛就很享受「量入為出」的樂趣。
她的皮夾裡只有一張信用卡,兩千塊以下都用現金付。每月薪水下來先扣掉該付、該存的,最後剩的錢按按計算機再除以三十,才是每天能消費的。最近魏岱洛忙到沒時間運動,結果胖了十公斤,本來打算重新置裝,但後來決定應該先減肥找回健康,而非用錢還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在她眼裡,這些都是因為自律帶來的快樂,雖不會因此富有,但也絕不會負債。
今年三十四歲,目前在摩根富林明證券電子商務部擔任協理的楊啟倫,手機已經用了四年。喜歡攝影的她,曾經兩次認真考慮要買數位相機,但最後還是作罷。她觀察,用數位相機拍照,拍不好就重來,拍完了所有人又想看一次,「看起來很方便,結果都在浪費時間。」
楊啟倫並非節儉,只是她認為錢要花在該花的地方,「我追求生活品質,東西不是有就好,而是真的要有需求。」像她剛從德國自助旅行回來,兩個星期花了台幣超過十萬,但楊啟倫卻一點也不心疼。
財經專欄作家蔣雅淇從踏入社會的第一天,就用「三個信封袋」和「一個小木盒」來打理財富。
這三個袋子分別是「簽帳袋」、「發票袋」和「帳單袋」,裝著每個月大大小小的消費紀錄。像每到統一發票對獎日,她對獎的同時也在檢視自己的日常消費習慣。她就曾發現自己從早餐開始,一整天花在點心、零食的發票就有六、七張,改善之後不只瘦了肚子還肥了荷包。
「薪水袋裡的數字不代表你賺的,扣掉所有支出後,真正留在身邊的,才是你的錢,」她曾在專欄裡寫到。

主動投資自己

其次,有競爭力才有退休力。
高風險時代,還有什麼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答案就是把自己當作投資標的,加入你的理財計劃裡。
《錢與閒》一書中,作者巴勒夫發明了一條定律:主動積極投資自己的人生,被動投資你的金錢。
「把自己磨成專業中的專業,那你根本就不用再花時間去想賺錢的事,」高淩風認為。
曾是聯廣公司三十年來第一位女總經理,也是大陸最大廣告公司盛世長城前總經理,今年四十四歲的陳薇薇說要理「財」不如理「才」。去年底,她為自己的人生下了一個重要決定,重返校園,專心到上海念美國華盛頓大學的EMBA。
十八個月的課程,光學費就接近一百三十萬台幣,全部英文授課,像統計、會計這些從沒學過的課程,得先看過一次中文,再看英文。「這好辛苦!」陳薇薇很大聲地說,「但有競爭力,才有退休力。」
投資自己之前,要學會找到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上天送給每個人的獨特禮物,提高自己增加收入的能力。
《富爸爸窮爸爸》的另一位作者,羅勃特.清崎回憶小時候父親曾告訴他,日本人關注三種力量:劍、寶石和鏡子。劍象徵著武器,寶石象徵金錢,而鏡子象徵著自知。在日本人看來,自知是三種力量中最寶貴的。
從小就是演講和作文比賽常勝軍的一○四行銷總監邱文仁就善用自己的表達能力。她的另一個身分是「作家」,她把一路上工作的所見所得,記錄成書,至今已經出了九本。她有空就上亞馬遜書店訂英文CD或錄音帶,每星期跳一次佛朗明哥,釋放身體的壓力。
水瓶座的邱文仁說宇宙中有太多值得探索的事,即便生活裡的細節也值得琢磨。她說,「當我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理財。」
投資自己有時候也是未雨綢繆。
前味全總經理王雅鈴的弟弟,王德傳茶莊負責人王俊欽,退伍後一直待在三井工程當監工。他曾以為自己一輩子每天都會髒兮兮的在工地裡渡過,於是決定只好在工作之外,讓生活過得多采多姿。他每天下班就去學面相和茶道,就這樣十年如一日。
六年前,三十二歲的王俊欽面臨建築業不景氣,小時候家裡開過茶莊的他,決定把嗜好變生意。前年底他在台北中山北路開店後,很快地便在誠品、新光三越設櫃。「不管做什麼,就是努力地學,也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王俊欽說。
投資自己,除了是為了看得到、摸得到的金錢,每一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再加一個項目:健康。

健康才是根本

曾經因為投資失利而患憂鬱症,三年前免疫系統失調,連坐椅子都要有人扶才站得起來的高淩風,就覺得健康是一切之本。「人要再起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要愛自己,把身體照顧好,人家看你很強,才願意把錢借給你。」
這幾年他靠讀書、吃藥和游泳重拾健康,現在他每天運動兩小時,不抽煙也不喝酒,前些日子他看到電視報導有個人四肢手腳都沒了,只剩一張嘴在過活,他才赫然發現自己很富有。「你有了一萬個錢財,其實身體一出問題,後面全沒了!」
三個小孩都在國內外知名醫學院念書,先生是台大內科教授許金川的牙醫師洪淑娟,有個祕密花園。她在診所裡劃出一個小小空間,在那可以偶爾打坐,做做瑜珈。今年五十五歲的她,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多存一點「健康財」。她爬過台灣四十六座百岳,勤練氣功、做瑜珈來讓自己身心平靜,平常和人聊天,也會把身體拉直緊貼牆面。

找到個人理財風格

除了存錢、投資自己保本,不同人生階段,要有不同的理財方式。
對於薪水扣掉生活費,幾乎就無財可理的年輕上班族,全球人壽業務副總經理王育才建議,第一、先儲蓄,再花費。第二、愈早每月投資一定金額,資金以複利的方式不斷累積,能愈快達成退休目標。
假設年報酬率九%,想存一千萬退休金:從二十歲開始,每個月投資三五四四元,三十歲開始則是每月投資九○二六元。但如果到了四十五歲才開始計劃,每個月的投資金額就要高達五萬元。
美國《錢》雜誌建議,年輕單身男女還應準備相當六個月薪水的準備金,以防不時之需。此外,應該立即開始投資,「年輕人負擔小,風險承受度高,可投入股市。」
高風險時代,理財更要注重安全、平衡地進行全資產配置。
今年四十七歲的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蕭碧華,就把資產分做四大塊。她認為人還是要有棟房子比較安心,所以十六年前就在中央研究院旁買下一坪十五萬的房子,現在已經增值三分之一以上。
她也買債券、股票和基金,另外,從女兒三歲開始,蕭碧華每個月便投資三千元到定期定額基金,作為教育基金。她對未來也早有打算,透過購買儲蓄險,當蕭碧華五十五歲退休時,即可領回一千萬。
如何避免財愈理愈少?蕭碧華有三個建議:第一,要分散風險,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都可以投資,債券報酬率雖然比股票少三%,但風險卻少了四成。第二,控制下檔風險,要設停損點,很多人因為愈賠愈多就不管,這是錯誤的投資行為。 第三,不要擴大信用。
當累積一筆財富後,每個人都會想購屋置產,但現在適合買房子嗎?尤其隨著全球化,造就出愈來愈多跨國工作的飛行遊牧族,住的地方都居無定所,更何況買一個可以永遠落腳的窩。
今年四十五歲,中菲行航空貨運承攬國際行銷處處長郭海山從美國回台灣工作十年,但始終是租屋一族。最近他剛搬家,新家位在信義路上的公寓,一個月租金三萬多塊。「買房子是長期投資,除非你確定會一輩子都住在那,」郭海山說。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認為,其實買房子可以參考四個重要經濟指標。分別是經濟成長率(如果沒有達到九~一○%,代表市場沒有什麼動能)、物價上漲率、放款利率(低於七%以下,可以買進)和貨幣供給年增率。目前台灣只有市場放款利率變低,這意謂自用型住宅可以買進,但價格上考慮要特別注意。
鴻鈞理財規劃顧問執行長林鴻鈞指出,每個人都應該有個「屋涯計劃」,也就是讓房子搭配著生涯規劃而改變。隨著小孩成長,林鴻鈞己經換過三次房子,而且一次比一次大。他建議購屋要量力而為,尤其是年輕人,不要因此太早揹債。
「如果你有需求,那就是最好時機,」狄運昌說。買房子不能太貪心,而是要衡量財力,像他結婚時,打算在台北市區買房子,當時房價一坪二十六萬,交屋之後價格開始下跌,但他也不以為意。現在他把這間房子租出去,「結果租金還超過貸款,反而變我的另一種存款,」狄運昌說。
隨著年紀增長,理財心態應該趨於保守,尋求風險低、報酬相對穩定、流動變現性高的投資標的。
王育才以自己為例,他在三十六歲進保險業前將所有的錢投入不動產,一棟房子、一間辦公室和一間預售屋的貸款利息每月就要二十幾萬。沒想到,台灣房地產大跌,他忍痛斷頭賣出,賠了五百萬。「針對四十到五十五歲的人,先求保本,再求一年五%至一○%的報酬。」他建議。

做好保險規劃

中、高齡單身族更不能輕忽保險規劃。尤其為了因應不可預期的疾病,醫療險、防癌險等更不可或缺。「退休最大的風險是活得比你預期來得久,」今年五十歲,曾經抗癌成功的ING安泰人壽顧問徐一鳴說。「大部份人到晚年才開始生病,沒有買終身醫療險,死無葬身之地。」
尤其在台灣,單身、離婚或喪偶的負擔更重,到頭來,都要有做好一個人的準備。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二○○三年底全台灣總未婚人口加上離婚、喪偶,匯聚成八百零八萬的單身大軍。換句話說,走在路上迎面而來的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現在是單身。家庭也在逐漸解構中。目前單親家庭戶數節節升高,如今每十二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是單親家庭。
東吳大學社會系專任助理教授劉維公就認為,單身的高自由,其實代表了高風險。
「當你單身時,所有風險都要自己面對,」一位五十歲,甫喪偶的女性經理人說,「未來退休後,沒有收入進來,還是要很有尊嚴地過活,不需別人幫忙。」
摩根富林明投信總經理侯明甫指出,單身、單親的人壓力很大,每年投資報酬率設三%至五%即可,不要投資風險高的中小型基金,平衡型比較適合。
壽險是死亡才給付,對於不婚族的意義沒那麼重要。但國內的壽險有附重殘保障,其中終身壽險還可提領現金價值,仍有投保價值。如果著眼於預留生活費用,儲蓄險與年金保險等較為適合。

準備足夠的退休金

王育才觀察,以前的人六十歲退休,可以再活個十五年,但現在壽命愈拉愈長,增加到二、三十年,相當接近一輩子工作的時間,所以退休理財規劃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但退休金多少才夠?
國泰人壽去年底針對二十到五十九歲保戶做退休理財規劃問卷調查中發現,七五%的保戶預計在六十歲前退休,每年生活費需要三十五萬元,平均每個月二.九萬元。
牙醫師洪淑娟以自己住在屏東的婆婆為例,一個老人家即使用最簡樸的方式過日子(有健保,看醫生、吃藥、生活起居,不包括住院)一年也要三十萬。洪淑娟也常聽朋友討論,大多數人都說存兩千萬才夠維持有尊嚴(多指生病有人看護)的老年生活。
「只有降低慾望,修心養性,才不必依賴高額現金,」洪淑娟歸納,「生活會愈來愈不利老人,唯有莊敬自強。」
其實理財就像談戀愛一樣,選擇很多,但只有你知道要什麼。愈早嘗試,而且多方比較,才能抓住適合自己的理財風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財觀。像徐一鳴就覺得,理財其實是風險管理。他把投資均分為三:股票、國內外房地產、保險加公司營運現金。股票嚴設停損點,只要跌超過二○%認賠殺出。

人,理財要先理心

當過七年證券記者,曾經投資一隻後來慘遭下市的股票,楊啟倫很慶幸自己及早開始理財,即使受了點傷,也還有時間復原。現在她摸索出「平衡」的資產配置,才能最讓自己心安。她運用定存、保險和每個月投資兩萬到定期定額基金來做退休準備。
不管如何,理財要先求心安,先求一個生活準則與哲學來做生命的累積,再談如何理財。否則人會像在籠子裡的老鼠,不停地轉圈,成了為花錢而工作的人。
「理財之前要先理心,」洪淑娟很有感觸地說。

洪淑珍、蔡明洵採訪

max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